“闻”字溯源与闻氏的关系
作者: 闻太师 来源:本站 时间:2021-02-27
在图1的甲骨文中,像一人跪坐,竖起耳朵,以手附耳,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。人的姿势、面部神态可有差异,但都强调一只耳朵,表明在这个字中,耳朵是最重要的。
根据这个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,学者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早期的“闻”字。小篆写作图10。
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知声也(据段注)。从耳、门声”。甲骨文与小篆的闻也是有同有异,同就同在都突出一只“耳”,异则异在一个是会意字(部分资料认为是象形字),一个是形声字。
从会意的字形1演变为形声的闻,正如其他一些字一样,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。
在西周青铜器盂鼎铭文里,有一句话叫做“我闻殷坠命”,闻字写成图2。虽然右半仍从耳,左半的人形已不像甲骨文那样富有图画性了,跪跽状的人也站起来了,耳与身体割裂开来,置于其右,人形之上又增加装饰性符号。
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,与女旁相似(图3)。大概是这种图画式的会意字不便于书写,因而不便于交际、交流思想,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便出现了一个从昏从耳的形声字,以取代甲骨文的闻字。
这个字见于铜器铭文(如图7),也见于竹简,《说文》称之为古文,便是小篆闻的前身了。
这个“古文”之所以从昏,不过是取其声罢了。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认为“从昏者昏不能察,闻则可知”,仍然把它看作会意字,不过,“闻”与黄昏没有必然联系。
小篆的闻字,比起甲骨、铜器、竹简上的闻字来,显然规范整齐得多,易认易记易写,故一直沿用至今。
耳在门内,是为了书写美观,门也只是代表读音,并非“入门方可闻”的缘故。
“兼听则明”是闻,“多闻者智”是闻,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是闻;闻作为姓氏,或许是先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,更多的是对后人的劝诫和寄望。